《青玉案.元夕》

據知,DSE中國語文科範文裡,除了「唐詩三首」,亦有「詞三首」,其中有辛棄疾的這一首《青玉案.元夕》。

在YouTube上,不難找到為它譜的曲,粵語版本也有一個不錯的演繹:https://youtu.be/fL__fMBYMYo;然而,我比較抗拒以重複唱頌某一句/段來遷就旋律的進路,倒認為可從詩詞的格律中尋找節拍/調子可能存在的共通之處,以使曲詞能一脈相承且一氣呵成。

詞:辛棄疾
曲:海牛

東風夜放花千樹
更吹落 星如雨
寶馬雕車香滿路
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
一夜魚龍舞

蛾兒雪柳黃金縷
笑語盈盈暗香去
眾裏尋他千百度 
驀然迴首 那人卻在
燈火闌珊處

《湘中》

是日端午。念屈原的詩,二千多年來,不知凡幾,因為文人多感懷身世,而當權者又每多不信甚至殘害忠良。韓愈這首詩中提到「無處奠」那江中逝者,其實不止當年汨羅,今日香江亦然。

詞:韓愈
曲:海牛

猿愁魚踊水翻波
自古流傳是汨羅
蘋藻滿盤無處奠
空聞漁父扣舷歌

《登樓》

DSE中國語文科的範文中,有「唐詩三首」,其中有我之前譜過曲王維的《山居秋暝》,也有杜甫這一首《登樓》。一般解詩者都以為,詩人藉著嘆息無能如劉禪也會有人供奉,來諷刺其時在位的唐代宗之昏庸,再自比懷才未遇的諸葛亮,縱是人到暮年,仍想出山報國;我卻道,或許詩人深深明白到,任昏君結局如何,仍會有民智未開的愚民尊之為聖(時至今日也是),既然智謀如諸葛,出了山也只能落得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下場,姑且繼續蔽隱,做那唱唱梁父吟的孔明就好,反正:一朝被讒言,二桃殺三士。

詞:杜甫
曲:海牛

花近高樓傷客心
萬方多難此登臨
錦江春色來天地
玉壘浮雲變古今
北極朝廷終不改
西山寇盜莫相侵
可憐後主還祠廟
日暮聊為梁父吟

《責子》

大家認識陶淵明,多因唸書時讀過他的《歸園田居》和《歸去來辭》(或《歸去來兮辭》)。

按陶淵明寫了幾篇關於「兒子」的詩文,當中《責子》算是最玩嘢的一首詩,趁今天父親節,譜了曲,貼出來;父親們,莫為兒女愁煩了,天意若如此,還是飲杯算吧。

詞:陶淵明
曲:海牛

白髮被兩鬢 肌膚不復實
雖有五男兒 總不好紙筆
阿舒已二八 懶惰故無匹
阿宣行志學 而不愛文術
雍端年十三 不識六與七
通子垂九齡 但覓梨與栗
天運苟如此 且進杯中物

《旅夜書懷》

《天地一沙鷗》是美國作家李查.巴哈所創作的寓言性小說,中譯書名出自杜甫的詩《旅夜書懷》的末句。詩中杜甫感懷身世,慨歎自己應否因老病而休官;今天香港人也萬分感慨,在上位者,太多老而不死、應休不休的膠官。

詞:杜甫
曲:海牛

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
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
名豈文章著 官應老病休
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

《赤壁》

東風,是孔明/公瑾借來的麼?就算真的是問天借來,天可不可以不給你借?東風與或不與周郎便,多少是天意?天意要三分天下,而不是一國獨大,才讓東風給周公瑾一個方便。合有時,分有時,從無一朝一國可逆天永續;這才是中華大地的歷史。折戟沉沙中,有人卻不願磨洗以認清前朝史實,反倒將之任意磨滅洗擦得不留餘痕,用大話欺騙百姓,以滿足一黨/一己的慾望企圖。

詞:杜牧
曲:海牛

折戟沉沙鐵未銷
自將磨洗認前朝
東風不與周郎便
銅雀春深鎖二喬

《無題》(相見難時別亦難)

讀李商隱這首無題詩,無題之外,更是萬般的無奈;東風無力,人更無力;蓬山此去無多路,香港此後又可有進路、出路?真的要蠟炬成灰,淚方始乾?春蠶死後雖可重生,然破繭而出的,卻是一隻妖蛾…

詞:李商隱
曲:海牛

相見時難別亦難
東風無力百花殘
春蠶到死絲方盡
蠟炬成灰淚始乾
曉鏡但愁雲鬢改
夜吟應覺月光寒
蓬山此去無多路
青鳥殷勤為探看

《燕詩》

昨天發表了《詠鵝》,今天也來一首「鳥」詩:《燕詩示劉叟》(或作《燕詩》)。

白居易的《慈烏夜啼》和《燕詩》都是藉鳥兒來說孝道,在語文課中,常常被放在一起教導。數月前已譜過《慈烏夜啼》,由於詩在一開始已描寫慈烏喪母,故此曲子從起首便可以用沉鬱的調兒。《燕詩》卻不同,頭段約佔了詩的三分二是描寫雙燕建立家庭的情景,日子雖是辛苦,卻滿有正能量的;這跟後段講述兩老因四兒離家遠飛而進入空巢期的失落,並作者對雙燕之遭遇的評語,形成了強烈的對比;而且,《燕詩》詩長也是《慈》的差不多兩倍,好不容易才能譜出一個合意的旋律。

詞:白居易
曲:海牛

樑上有雙燕 翩翩雄與雌
銜泥兩椽間 一巢生四兒
四兒日夜長 索食聲孜孜
青蟲不易捕 黃口無飽期
嘴爪雖欲敝 心力不知疲
須臾十來往 猶恐巢中飢
辛勤三十日 母瘦雛漸肥
喃喃教言語 一一刷毛衣
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樹枝
舉翅不回顧 隨風四散飛
雌雄空中鳴 聲盡呼不歸
卻入空巢裏 啁啾終夜悲
燕燕爾勿悲 爾當反自思
思爾爲雛日 高飛背母時
當時父母念 今日爾應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