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衛的寬與恕

過去的主日,教會崇拜的分題為《大衛的寬與恕》。

在掃羅追殺大衛的故事裡,大衛一次又一次放過對付掃羅的機會,他對這位向他苦苦相逼的敵人所表現的寬與恕,當然值得我們思想和學習。

然而,我們更多時候是掃羅,主耶穌才是大衛。

主耶穌是基督,是上帝的膏立的君王,也當是我們生命的主。正如掃羅清楚知道大衛是上帝命定的新君,仍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地抗逆上帝的旨意,尋索大衛的命,我們也曾幾何時,像掃羅一樣愚昧,堅持自己才是自己的王、自己的主,不甘順服,且頂撞主基督,雖然經歷祂一次又一次的寬恕與忍耐,但懊悔過後,不久又再回去犯罪……

聖景

昨早主日學校舉行聖誕合班崇拜,抱病的我站到副堂的最後方,身邊坐著是一對年長的兄姊。當小朋友們在台上演出著聖景時,那位年長的姊妹便對身邊的弟兄(我不能確定他們是否兩夫婦)談起自己七十多年前也曾演出聖景並扮演過馬利亞的角色。海牛當時心裡想著,不知那次聖景的演出可有對這位姊妹的信仰生命產生過什麼影響,以致七十年後的今日,她仍上教會聚會敬拜。

海牛已記不起自己兒時參演過多少遍的聖景,只記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扮演東方博士,當時我手中捧了一個包著金箔紙的空鞋盒便當成禮物獻給聖嬰耶穌。而轉眼間,三十多年過去,今年大女兒也已超了齡,再不用參演聖景了。

充當聖嬰耶穌的塑膠玩偶然而,值得我們思想的是,究竟今天的聖景「演出」,還剩餘多少真理教導的成份?當中有幾多真的忠於聖經所載?幾多只是基於教會傳統?又有幾多只不過是為劇情需要而安插創作的呢?我們的孩子以至成年會眾能在其中分辨虛實的又有幾人?在這個視聽媒體發達的年代,是否仍需要年年如是的以這模式來重述聖誕的故事?還是其實它早已淪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節日活動,提供一個繽紛場景,好給小孩們扮俏扮可愛,同時也滿足了家長們愛拍的心理?又正如那個充當聖嬰耶穌的塑膠玩偶由始至終都不過是道具一件,主耶穌基督會否也早已不再是我們的信仰之焦點所在?